伞妹成为主播不是梦——专访MotoGP主播Amy Dargan

© 本文全部配图,包括封面,来自Christian Bourget

MotoGP官网VideoPass的付费用户或者可以收到Fox体育台的观众大概对Amy Dargan并不陌生。每个比赛周末,这个英国姑娘把围场里的故事送到世界各地。在泰国站的周六,我们则有机会来听Amy讲一讲自己的故事。

目标明确,绝无二心

Amy初次接触赛车是在她十几岁的时候,“我朋友的爸爸是卖轮胎的,他还有两个摩托车。我经常去他家玩儿,他在电视上总放BSB啊WSBK啊或者MotoGP啊。然后我爸爸一直很喜欢F1,所以我一直都比较了解赛车的。”

Amy第一次在围场里工作的时候也很小。从一开始,她就笃定自己要进入MotoGP。她进入MotoGP的路是从做伞妹开始的,而之后她就接受了专业的记者培训。“我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开始在围场里做伞妹。对于我来说那份工作让我可以进入赛车圈,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工作,获得工作经验,并且认识有用的人。同时我还在学校学习媒体专业。我上大学学的广播媒体学、侧重体育方向。我还去欧体打工获得工作经验。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积累赛车行业的经验。”

我从很小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。我知道我想做赛车圈的主播,我知道我想进入MotoGP工作。我觉得如果你明确自己想做什么,并努力进入这个行业,是会有机会的,然后你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机会。

虽然人在围场,遇到机会总比在家看直播容易一些,Amy还是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机会。“机会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。我很小就知道怎么给自己创造机会。当时我也不在意在围场里是做什么,我就是在围场。然后我毕业以后,我就追着人问‘能不能让我给你工作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啊?’我记得我和一个朋友在伦敦举着个摄像机到处跑。她想当演员,我想做记者。所以我们就在切尔西的球场用我们的摄像机假装直播。我那时候也没有自己的展示带,于是就这样给自己剪了第一份展示带。我把我的视频寄给了各种制片人,然后因为我在欧体有工作经验嘛,他们就让我跟着他们去采各种赛事。我就正好录了更专业的展示带。其实每个行业都一样,你要愿意不断努力渡过难关。

Amy自己这么努力进入赛车界,围场也张开双臂欢迎了她。“从一开始我觉得我就没有经历特别大的困难或者障碍。我工作的第一个围场是越野摩托的围场,我在那之前的一年就是Monster功能饮料的伞妹,所以很多车手我都认识,我也认识直播制作公司的人。所以大家都很欢迎我。对我来说那个平台是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,因为观众比MotoGP少得多,我就可以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学以致用,不断进步。我在那儿的最后一年应该是2013年,我接到了MotoGP的电话,让我在赛季收官的瓦伦西亚站参与一次试播。”

“我一直没有怀疑过自己进入赛车界的选择。反正我也不了解别的工作,我也没做过别的工作。我的工作一直在围场里,一直在赛车运动这个行业里。我也没法跟别的工作去比,所以一时也想不到我有没有挣扎过。我遇上的困难是大家进入这个行业都会遇到的。”

在一个个比赛周末不断进步

熟悉Amy的观众,每个比赛周末会看到她很多次。那么对于她来说,一个比赛周末是什么样呢?“我的比赛周末还是很忙的。我周三来到赛道,不过周三除了做做准备也没有很多别的事。周四是媒体日,所以会帮官网或者Fox体育台做采访。我还会去一些车手的记者会,看看他们对于周末有什么想法。官网会录制前瞻节目,我们会回顾上一场比赛,并且展望新的比赛周末。我们一般录制的时候都有一个车手在场,就很不错。然后就是官方记者会,我会问社交媒体上的问题。周五早上我会在维修通道负责Moto2和Moto3的采访,下午又要去一轮车手的记者会。周六我在Fox的工作会多一些。总之就是很多采访!”

既然Amy在记者会上代表车迷们提问,我们也就很好奇社交媒体这些年来给这项运动带来的变化。“现在在社交媒体上和车迷的互动比我九年前刚入行的时候多多了。那时候还没有Instagram,虽然有Twitter但是大家也不知道怎么用好社交媒体。像Matt(Birt,MotoGP官网解说)刚开始当记者的时候,也没有社交媒体,大家也不知道观众朋友们都怎么想的。现在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的想法挺好的,这肯定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。我现在觉得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发帖。我觉得社交媒体让车迷们可以看到更多以前看不到的幕后故事。也让我们可以做出更有创意的内容。

谈到自己在围场里九年的成长,Amy强调了她的人际关系网。围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集合,MotoGP的比赛也不仅仅是车的比赛,也由围场里各式各样的人来成就。“时间长了自然你的工作做得越来越熟练。你的关系网会越来越大,我觉得这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把人际关系搞好,不光是和车手,还有车队管理层和新闻官。毕竟最终让不让你采访都是他们说了算。这可能看上去不是那么明显的一件事,但其实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我觉得我这方面肯定成长了,在围场这么多年关系肯定搞得更好了。我觉得我还更加了解这项运动了。在家看和在现场还是很不一样的,在围场里可以直观看到每个比赛周末的发展。关于这项运动我学到了很多。”

虽然Amy从来没有犹豫过自己在围场工作的选择,我们还是很好奇围场里其他工作有没有她感兴趣的。“有一个工作我是想试试呢,跟我现在干的倒是区别不太大。多纳会制作很多电影电视特辑,做得可有创意了,镜头语言很震撼,他们拍的纪录片真的很好。这些我不参与的,我主要负责赛事报道。我很想试试他们纪录片的工作,比如从一个制片人的视角试试。每个比赛周末有好多故事都不能在直播中体现,不可能了解每个车手的经历,或者车队的幕后故事。我很想试试纪录片的视角。开开安全车肯定也很有趣!我还没坐过安全车呢。今年在加泰站我坐了杜卡迪的双人摩托,难以置信的经历,绝对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之一。”

移动办公室和感动周日

泰国站之后就是三周魔鬼背靠背赛程,对于Amy来说,这些海外的赛事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常态,而不像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。“我觉得海外的比赛就是习惯了就好了,尤其三站背靠背,觉得自己就生活在一个泡泡里。我确实会想家,尤其是现在我和我未婚夫在一起七年了,明年就结婚了,我肯定会珍惜在家的日子,现在不比以前了。第一年跑海外赛事觉得可新鲜了,去的都是新国家新地方,体验新的文化、当地美食,绝对是最好的体验之一。时间长了一切都熟悉了,感觉像是背着办公室到处跑。各个赛道都熟了,酒店和餐馆也都认识了,感觉就是‘啊又要去那个办公室了’。别人开车坐火车上班,我打飞的上班而已。都是常态化的了。现在赛程很紧张,但是如果比赛很紧张,到了周日就也不觉得累了。”

围场中工作的人都深爱这项运动,人们也常常会提起自己能在围场工作是何其幸运,Amy也不例外。“周日的时候我常常热泪盈眶。现在年纪大了一点就很容易激动。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Sam(Amy的未婚夫)的关系。他是玩儿山地摩托的,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让我更感性。我对于车手们的得失特别能有同理心。这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并不是每个工作都能让你感到自己这么投入其中。周日我常常会想‘天呐我做这些报道这些故事还能拿工资呢!’”

“女人不光能做伞妹”

在关于伞妹的争论刚刚开始的时候,Amy是发声的女性之一,她觉得女人的角色不应该局限于伞妹。今年除了MotoGP的报道任务,她还为W Series报道了Misano站的比赛,于是我们也问了她觉得如何可以让更多女性参与赛车运动。“我觉得现在正在做的很多事就很不错。我觉得重要的就是给女性创造一个平台和更多机会,而W Series就是这么一项赛事。我知道有些人觉得W Series分开了男女,而赛车运动本来是男女平等的。但是很明显女车手们没有获得应有的机会。W Series不过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舞台给了那些没车开的女性车手。我真的不觉得应该对这项赛事有太负面的看法。MotoGP倒是不太一样的,毕竟前两年我们还有女车手呢,现在Maria Herrera也回来赛MotoE了。Ana Carrasco从这里去了超级摩托车还拿了SSP300的总冠军。我觉得人们要到了围场才能看到有多少女性在各种工作岗位上。有些岗位到不了镜头前而已。比如在多纳,我们女员工还是很多的,技术部门、物流部门、制片部门,各种领域都有。我们是个很多女孩子的大家庭。你看我们的车载摄像头,这个技术就是个女生在负责,她负责整个车载摄像头相关的技术,想想这里面牵扯到的事,真的是担子很重的工作!”

Advertisement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Website Powered by WordPress.com.

Up ↑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