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选翻译自尼科-罗斯伯格的podcast Beyond Victory
克莱尔-威廉姆斯是F1传奇车队威廉姆斯车队的车队副领队,也是车队创始人弗兰克-威廉姆斯爵士的女儿。今年英国银石站赛前,曾经的威廉姆斯车队车手,F1世界冠军尼科-罗斯伯格邀请她做客了自己的podcast(采访音频版发布于2019年7月9日)。早年罗斯伯格在威廉姆斯车队的时候,克莱尔是车队的新闻官,负责为他安排采访。现在身份转换,轮到退役的罗斯伯格采访成为了车队副领队的克莱尔。

时代变了,管理风格也变了
两人先从初次见面开始回忆,那是2003年罗斯伯格第一次为威廉姆斯车队试车(与小尼尔森-皮奎特一起),也正是克莱尔作为车队新闻官第一次独立主持工作,“我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细致地准备过什么事情。天呐这个是科科的儿子,这个是尼尔森的儿子,这么多人关注着他们,我可是得照顾好他们不能出错。我当时可紧张了。但是你可比小皮乖多了。”当时那次试车本是为了为威廉姆斯挑选新的试车手,结果最后两人成绩旗鼓相当,车队哪个都没选。克莱尔开自己爸爸的玩笑说“弗兰克估计也不敢选了,要不然不是科科就是尼尔森肯定要打电话找他。”
接下来在回忆了一下罗斯伯格在威廉姆斯的岁月之后,话题也转到了克莱尔和她父亲管理风格的不同。“早年弗兰克和帕特里克(-海德)还在车队管事的时候,威廉姆斯车队对车手严苛是名声在外的,他们确实对车手没什么同理心也不讲感情,他们的风格是‘你是个车手,干你该干的’。帕特里克好像有一次在小舒马赫排位成绩不好的时候,在发车格上跟他说‘拉尔夫,你今天早上起床照镜子的时候,在镜子里看见赛车手了吗?!’我是不会这样的,他们当年这样确实管用。我可能是不是太柔和了,我比较喜欢关心我们的车手,保证他们需要的都给他们了,我现在管理风格确实跟二老当年不一样。”
克莱尔显然是个重视用情商管理车队的人,“情商真的很重要,我们现在在威廉姆斯就很注重这方面,你得了解团队里的每个人,才能激发每个人最好的工作表现。如果有人对那种高压式的刺激不适应,你作为管理者得知道的,不然你就没法让他们有稳定表现。威廉姆斯车队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了,车队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,我们的员工也不一定是一代人。我小时候在车队里长大,车队里的文化基本是弗兰克和帕特里克一手培养的。但是你要是直接问他们车队文化,他们会嗤之以鼻说这算哪门子问题。他们其实连公关和市场都不在意的。但是现在对于我来说,车队文化真的是对提升车队整体成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”
“我们去年做了员工敬业度(Employee Engagement)调查,成绩很差。对于竞技体育团队来说,车队里的氛围肯定会被成绩影响,但是对于我来说,大家热爱在威廉姆斯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。我们的文化就应该是这样啊,我们对于在这项运动中工作都感觉很幸运,F1给我们带来荣誉感,大家都理解我们在干嘛,愿意成为我们的一份子。每次我们比赛,其实都是在创造历史,这应该是让人感到自豪的。过去几年我们的车队文化建设很不好,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成绩的下滑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这件事。现在车队规模都很巨大,以前弗兰克和帕特里克就管两三百人,我现在光是F1这边就有650人,还有三百多是AE那边的。我得保证我做好我的工作,这样这些人才知道我们在威廉姆斯是干嘛的,我们威廉姆斯是怎么工作的,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。我们威廉姆斯关注的是家庭、团队精神、团队合作、追求卓越、以及诚信,那么重要的就是让大家都理解我们的价值,都以这些价值观为标杆,每天来上班就要恪守这些价值观。那么如果每个人都秉承这些价值,我们就建立了通向成功的车队文化。”
和赛车的情感纽带
随着时代变化的,还有围场中的人或者车队的人对这项运动的感情。说到车队越来越大,克莱尔也提到了车队成员对F1这项运动的疏离感。“家庭是我们所有价值观的基础,现在车队越来越大,大家却感觉和我们的车没有什么情感上的联系了。以前只有两三百人的时候,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手里的一点点小事,可以怎么帮助一个比赛周末取得更好地成绩。现在大家反而和比赛有了距离感,很多人来上班是为了还房贷,而不是因为他们热爱F1,他们甚至周日下午都不一定会看比赛。我们希望再次帮大家建立和我们的赛车之间的情感纽带,让大家理解不管手里的事情有多小,或者就算你只是公司的会计,都对于我们在周日的比赛至关重要。”
“今年我们邀请了威廉姆斯所有的员工参加银石站的比赛,这要我们付出很高的成本,但是这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赛车参加比赛。现在正常的比赛我们也就带百来人去赛道,这只是我们车队人员的六分之一。在赛道上你能感受到比赛的激情,不来的话就感受不到那种紧迫感,让大家都来感受一下可以让大家都理解手里的任务的意义。今年我们还在搞进站挑战赛,平时我们就给来参观的客人组织进战挑战赛,现在我们也给自己的员工组织,一方面帮助大家跨部门相互熟悉,同时也让他们理解我们比赛时候负责进站的同事都做些什么。”
围场中的童年
提到自己的爸爸弗兰克威廉姆斯,克莱尔也讲起来自己小时候在F1、在威廉姆斯的成长故事,“我不知道尼科你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是不是这样,对于我来说,我爸爸只跟我聊F1,大概这也是我现在在做这一行的原因。我觉得一级方程式定义了我这个人,威廉姆斯车队定义了我这个人,我无法想象我的生命中没有这一切,因为我爸爸就非常专注于F1和我们的车队。他回家也不会丢掉工作的,他会谈论他的工作他的车队,我妈妈就嫌他这样很烦的。爸爸也不跟我们出去度假。”
从小在围场中长大的克莱尔,也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墙上贴满了男孩组合的海报,她的墙上贴的是埃尔顿-塞纳。“我十四岁那年,有一次爸爸带我去比赛,我晚上会去他房间跟他道晚安。那天我去找他的时候穿着睡衣,因为挺晚了我也准备睡了。我敲了门,进去跟他说晚安,而当时塞纳刚好在他房间跟他聊天。而我就这样穿着睡衣见了我的偶像。我觉得我们确实很幸运,小时候还会有车手来家里串门,小时候比如奈吉尔(-曼塞尔)还会来带着我去赞得福德。小时候F1基本就是我的游乐场,这样的童年真的很美妙。”
为赛车圈的女性出一份力
2014年,克莱尔被授予了OBE爵位,但是她自己却并不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其他女性的楷模。“我不会这样去想我自己的,我有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自己只是个小孩,只是弗兰克-威廉姆斯的女儿。我在2013年成为了车队的副领队,2014和15赛季我们成绩很不错。现在想想都挺久以前了。我突然就收到一封信说准备给我封爵,我差点吓得晕倒,我就想,我还什么都没做呢呀。毕竟交到我手里的本来就是最优秀的车队之一,可能只是几年流年不利之后自己状态好转了。当时我也有努力帮助推动女性参与赛车运动,但是真的没做什么太多的,我不会觉得自己是女性楷模,我只是克莱尔,我做我想做的事,我做正确的事。我自己不会太去想自己是女人这件事,我在男性主导的这个赛车世界长大,我有两个兄弟,从小到大身边都是男人,有时候觉得自己都成了男人。”
“现在我又做了几年这个工作,我也会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身份多做一些好事,多鼓励女性参与赛车运动。如果别人问我我有没有遭遇过歧视,我以前会说没有,但是现在回想一下,其实是有的。我就想,如果他们这样对我,那他们对赛车运动中的其他女人肯定更加变本加厉。所以我现在也会努力想要多做一些。比如在我们威廉姆斯,我们启动了威廉姆斯女性计划,现在才是刚刚起步,但是未来我相信我们不仅会帮助威廉姆斯的女性,也会帮助整个赛车世界中的女性。”
“围场中的歧视其实并不会来自策略组这种大佬云集的地方。反而是一些小事、偶然的事情里让你感到歧视。比如我在场,我们的CEO也在场,而讨论问题别人就只问他不问我,尤其是如果是讨论车手的事。我就会想,等等怎么回事,我才是老板,为什么不问我。他们知道门上的名字是我的,不是Mike(O’Driscoll)的,结果他们眼神沟通只找他,看都不看我。这是几千年人类形成的习惯了,我们要努力改变。现在开会的桌子上有这个女人,而她正是话事的那个,你要尊重她。以前有一次有个车手的爸爸很希望他儿子来我们车队,结果他坐下来就只跟Mike讲,不理我。当然他儿子没有拿到车手席位,他这样我很生气的,就因为我是女人就不用理我吗。这样的歧视我很容易就能看出来,我是不会容忍的,我也不给他们好果子吃。”
“批评我们的人根本不了解我们经历了什么,就会骂人”
在重返巅峰之后,威廉姆斯车队成绩再次下滑,2018年,车队成绩不佳,也有外界的声音让大家日子不好过,克莱尔时时陷入自我否定中,“当你有这么多内部外部的压力的时候,就算没有外界对威廉姆斯、对我的议论,也都是很艰难的时刻。如果这时候没有自我怀疑,反而不正常吧。有人说我的自我否定是不好的,会批评我为什么自我否定。但我觉得这时候自大、拒绝反思才更糟。所以我确实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反思,去想我是不是正确的人选,我接任的时候就是想,只要我能对车队有正向的作用,我就可以继续做,如果我其实对车队有负面的作用,那我就应该下课。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,我明白了,我在车队的作用也不是设计赛车,我的工作是用对的人。我们的车不好,那说明是不是我们用的人不对,这对我来说不是‘那我该走人了’这个结果,而是‘我们应该重组我们的团队’。我觉得我其实很擅长团队建设,我做了这个工作这么多年,我理解了自己的优势就是做人的工作,我理解怎么激励别人,人很难自我判断,但是我相信自己的优点。我在车队里做了很多调整,外界的人不一定理解我们去年到底经历了什么,我们要面对什么,这些幕后的事电视转播上又看不到。人们看到的只是赛道上的车,但是车队表现不好其实原因很多。我做的事,车队表现不好大家就忘记了。我给车队带来了大笔的资金,很多赞助商比如马提尼、Rokit都是我带来的,没有这些车队早就没得玩儿了,车好赖都没用的。”
“这两年对我来说也是学到了很多,14/15年的成功来得太快了,让你觉得‘哦这工作也不难嘛,换了引擎换了车手加了冠名赞助咱就第三叻!’现在经历这些挫折反而是好事,让大家都明白F1有多难,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走出谷底。在这么困难的境地,想要爬起来继续走真的很难。我们现在的困难原因很多,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走出来,这些原因都不是不能克服的,也不是会让我去说‘是我做得不够好’的。我觉得重要的是我把该做的做了,给我时间和空间去做我该做的,对我来说压力主要来自外界,有很多对我的工作的批评。我反正从来不上社交媒体,对我来说我要对得起自己,晚上睡觉之前看看镜子,问问自己‘我为威廉姆斯做得足够好吗?’,现在我觉得我做得足够好,我们对车子该做的调整都做了,车子表现变好了,车队里的烂事都排除了,我希望我合作的人可以帮助我们的车队重返成功。我们需要有韧性,屏蔽乱七八糟的声音,那些批评我们的人一点都不了解一个F1车队都要经历什么,他们就会骂人。他们又不会从我的角度出发思考,就会批评我,我要屏蔽他们,专心做我该做的。我关心的只是我爸爸的意见,还有我团队成员的意见。如果我们车队的人说,你干得不好,赶紧滚,那我马上滚。别人的想法我不在意。”
“努力工作从来都是我最看重的,这是我跟我爸爸学的,成功不是天上掉馅饼。在威廉姆斯,努力最重要,做错了没关系。乔治(-拉塞尔)就是个努力的人。我们都知道车手是什么样的,但是乔治真的不一样。我第一次跟他开会,他带这个小本子来的,这我以前可没见过,他还做了ppt给我们讲为什么威廉姆斯应该选他,他每次去我们的工厂开会也会做ppt讲他要讲的点,他用小红绿灯表示哪些做得不错,哪些真的需要改。所以并不只是最开始他想要加入车队的时候这么努力,他一直都是这样。这种精神让我觉得特别好。如果有九岁的小朋友给我写信说自己在比卡丁车,会收集零件自己修车等等的,我会回信,说十六岁的时候来见我,现在先做这几件事,那时候我会给你个工作。这样努力的人会成就优秀的竞技团队。乔治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冠军,我只希望我们能成就他,车手们总是离开了威廉姆斯才拿到冠军我真的很伤心。我很希望乔治能成为威廉姆斯的总冠军。”
– End –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