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访WEC新媒体经理朱烨:勒芒精神照我去战斗

我们是在车手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现她的。在WEC的车手签名会上,一位穿着赛事组织方工作服的亚洲女性正在用手机拍摄视频——记录和发布比赛活动是她工作的一部分。亚洲脸的女性,在发源于欧洲的、以男性为主的赛车运动中实属罕见。她是谁?她在做什么?她是怎么做到的?在今年11月的上海4小时赛,我们找到了WEC世界耐力锦标赛的新媒体经理朱烨,了解了她和WEC的故事。

朱烨(Juliet Zhu)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,本科的专业是戏剧文学,与赛车是八竿子打不着。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电视台做导演,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六年之后,她跳槽到一家公关公司工作了三年。那之后本来准备出国留学的她,接到了香港迪士尼乐园的邀约。一边是读书充电的需求,一边是梦想中的工作,几经犹豫她选择了迪士尼,负责开拓大陆市场。两年半之后,她还是决定要读书,去法国,念工商管理。2014年硕士毕业定居法国,她和WEC的缘分就这样来了。

“我在迪士尼的时候就已经在做新媒体了,国外和国内的都做过。在法国念书的时候,有一年时间实习,也是在帮人家做新媒体,所以我就在往新媒体这个方向找工作,在领英上搜索。”

“运气来了挡都挡不掉,我不相信这是偶然的,是之前做新媒体有了积累,然后碰巧就申请了这个工作。我老板当时想找的理想的候选人是不需要有任何赛车背景的,要像一张白纸,这一点我倒是很意外。不怕跟你讲,我当时连原型车和GT都搞不清楚,但是我老板不介意,我就去面试了。法国人面试很严格,按要求一项一项核对,学历啊,能力啊,抠得很死。我知道当时剩下来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,然后我老板选了我,就这么简单。我问他为什么选我,他说这个就是直觉。”

我从14年开始跟第一站比赛。第一站比赛就是去银石,当时是揭幕战。那一年在勒芒有prologue,我因为在忙定居搬家和其他手续,没有赶上prologue。所以我上班的第一天就是拖着行李去机场,飞往银石。

当年的WEC有5个组别,20多支车队,70多位车手,作为新媒体的负责人、赛事面向观众的窗口,朱烨要补习每一场6小时的比赛,还要查找很多历史数据、统计,包括最快圈速、最好成绩、赛车型号等等,可以想象学习和掌握这些信息是多么浩大的工程。

“入职的第一年我完全一头雾水,银石之后就是斯帕,之后就是勒芒。到真正走上赛道,是在富士站,我出了维修区,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份工作的感觉。这中间大概是用了半年的时间,完全走上正轨可能是用了一整个赛季。不管有没有知识背景,难点在于一个赛季结束,又有车队退出,有新的车队加入,有车手退出,新的车手加入,每年都在换。这是我们每年都要做的功课。到现在,我可以做到知道每个车手有没有社交账号,每个账号的名字都可以快速地打出来,可能也要感谢天生的敏感吧。”

“第一次做勒芒那一年我脚趾还骨折了。当时没有新媒体团队,我是部门第一个人。我一个人拄着拐杖,还要做勒芒。勒芒的媒体中心在三层,台阶很高,没有电梯,我一个人拄着拐杖上上下下。”24个小时的比赛,实际的工作时间可能超过40小时,当时的团队只有她一个人,实在撑不住,就休息两个小时,洗个澡,换身衣服,为的是接下来继续投入工作。

Guillaume Fercken and Juliet Zhu – WEC Orga

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,好在朱烨很适应这种抗压的生活。“因为以前工作习惯了,被训练出来了。压力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,我不怕压力。我最大的压力是出差、倒时差。再有就是个人生活的平衡。我当时还没结婚,我刚搬到巴黎,要经常出差,很难跟老公见面,还有时差的问题,就需要做很多沟通。我是为了他留在法国的,他也要理解我。寻求家人的理解,这方面特别重要。另外我们每年要跟各大厂商和相关人员做宣讲,介绍新赛季的信息、媒体营销策略、赛季回顾等等,都是要有数字和KPI的压力的,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些,所以很开心做这个工作。”

重压之下人难免会失误。好在WEC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,管理层经验丰富,但大部分人还都是20-30岁的年级,对新鲜血液的接受度高,包容度也高。“我老板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复制粘贴,再怎么样都要想新的出来,这一点年轻的团队就会比年纪大的团队想法更丰富一点。当然,年轻团队犯错误也是比有经验的团队犯错误多,重要的是不要重复犯错误。”

你即使犯错误,也会有人帮助你,没有人会责备你。

 “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,虽然从小就在学,拼写和用词总归会犯错,而且一错就是在官方账号。那个时候社交媒体活跃度不像现在这么高,不那么活泼,那时候官媒还是很严肃的,肯定是犯过错误。”

“我们的团队从来没有说过‘这是她的责任,这是她的事情,(出了问题)你们去找她。’我的同事或者主管有时就会出来为我说话,说‘她刚刚来并不熟悉,是我没有解释清楚,下次我会跟她解释清楚,不再犯这样的错误。’这个精神在我们这里是非常重要的,这也是勒芒精神的一种代表(体现),大家找问题不是为了指责而指责,这和法国的文化也蛮像,接受人犯错误,这是人进化的一部分。除非因为人品问题或者屡犯不改,那是另一个问题了。但是就像赛车一样,我们不是单座赛车,我们是多人赛车,所以团队精神在我们这边很重要。”

WEC 6 Hours of Bahrain – Bahrain International Circuit – Sakhir – Bahrain

但就像我们开头所说的,在这样一个发源于欧洲的、绝大多数参与者为男性的国际赛事,朱烨作为一个亚洲女性出现在赛场,每个人都会想:你是谁?你怎么来的?

“我有这样一个切身体会。因为你是女性,是亚洲脸,哪怕你是金发碧眼的女性,他们对你的要求也是你必须要做到200%、400%的好,才能达到男性80%或者100%的好。这样的不公平是切实存在着的,但是我们正在致力于改变这种不公平。女车手也是这样。马路上有个人开车开得不好,人家就会说哦这是女司机,对吧。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把这种事放在心上。”

“从我加入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个赛季了,我在成长,团队也在成长。现在团队其他三个人都是男生,我又是一个亚洲女性,在西方国家,作为管理者去管理西方人,这也是很敏感的一件事。他们一想到他们的上司是女性,是亚洲人,那个偏见马上就来了。现在我同事有时会叫我绝地武士,我们总是用星战作比喻,他们会觉得我是老师,可能是对我比较崇拜的感觉。所以我们之间经常会说‘愿原力与你同在’,他们也会说‘绝地你来啦’,‘我现在是Padawan,过两年就怎样怎样。’”

Twitter Event with Audi driver Tom Kristensen (DNK) – 6 Hours of Shanghai a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ircuit – Shanghai – China

“我是觉得,这个信任关系是要你自己用能力一步一步证实的。比如跟奥迪合作,他们就会问你很多问题,那你就去把这个项目给他们做好,这个信任就跟他们建立了。信任不是说出来的,信任真的是靠你拼出来的。和保时捷也是一样,德国文化——这里各种文化特别多——德国文化又是特别严谨,你就做到好,他们慢慢也就会相信你。还要去说服他们,你要想怎么去说服他们,成功的证明就是他们会来找你,来问你的意见。从一开始不接受你,到最后接受你,这个是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去建立的。加上我老板也很保护我们这个团队的人,这也在另一方面帮助我们共同建立好这个信任的关系。”

“当时有很多项目,每个项目都挺过来了。我现在有种自我实现了的感觉(fulfilled)。我觉得我没有后悔过我在这边的每一天,以前在别的公司工作会有换工作的念头,在这里就没有想过要换工作什么的。”

亚洲人的身份还是会带来很多偏见的。文化差异又让中国人被误解得很厉害,所以我跟一些中国同事,在努力改变一些对我们的偏见。有时候老板跟我说“哎呀你这个做法很好,都不太像中国人”我都不知道这是该高兴还是该哭。

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工作方式的差异。比如上海站有些工作的做法就和在其他地方比赛不同,作为法国团队的中国员工,朱烨自然承担起了沟通和解释的工作。

“像在上海站期间,我新媒体工作就做得比较少,更多重点是放在协调上面。有一年有一个技师被油箱砸伤了。老外是很人性化的,出了这种事情,会先打杜冷丁缓解痛苦,但是在中国没有处方是不可以打杜冷丁的。老外会叫:‘你让他打’,我们要告诉他不行,没有医生处方不行。他们还会坚持要打。那怎么办,老外会觉得我没有尽力促成,中国人就觉得我怎么在帮老外说话。就很难办。除此之外还有买东西啦,跟司机沟通啦,帮车队翻译啦,大大小小的事情。

后来成龙车队的加入,和2015年香港车队KCMG在LMP2组赢了勒芒,改变了很多东西,也改变了我内心很多东西。这真的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很开心,觉得被加满电力的感觉。”

尽管赛车和运动还是最大的主题,女性无疑也是赛车运动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,工程师、技师、媒体和管理层,各个岗位都有女性的身影。WEC的新媒体团队也会照顾到这方面的报道。比如2018年国际女性权益日,朱烨就在官方账号发布了一个视频特辑,为观众和粉丝介绍幕后的工作人员。在WEC工作的各个岗位的女性,每人选择了一首最能代表女性力量的歌,通过对口型的方式录制成视频,“唱”出她们的心声。“我们可能没有像D2BD和FE那样的商业能力去运作赛道活动,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,做一些真实的、实际的东西。”

勒芒24小时耐力赛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,可以说是爷爷辈的产物了。而进入21世纪的年轻人,会更多地追求单打独斗、个性和自我实现,勒芒的团队精神依然能够打动他们吗?

“个性和自我可以存在,但是当你和团队在一起的时候,必须要有优先级,要以团队为主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,但是大家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就一定要磨合。我们有一年做了一个赛季预告,就是以‘这个世界没有我,只有我们’作为口号。这项比赛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。是团队一起承担失败,一起进步,一起向前,这就是勒芒精神。”

Autograph Session –

在最后,我们希望朱烨作为过来人,为想要进入赛车运动的年轻人提些建议。

“吃好喝好穿好。(笑)第一,不管是什么年龄和性别,首先要相信自己。不要给自己下定义,说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,那样你在进入之前就已经输了。

“第二,既然认定这个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不要犹豫。第三就是,因为我们是做耐力的,可能眼前会遇到一些障碍,但你不能轻易放弃。你每往前开一圈,就是胜利,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,就会觉得,哦,我原来已经克服了这么多困难。哪怕是被拒绝,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,总会获得成功的。”

Advertisement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Website Powered by WordPress.com.

Up ↑

%d bloggers like this: